西安未央区谭家街道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减灾新模式
2022-04-22 14:33:22
  • 0
  • 0
  • 0

未央区谭家街道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授旗活动举行

4月21日,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授旗仪式暨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能力建设培训在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举行。陕西省应急管理厅防灾减灾救灾专业组专家刘文化,西安市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晓伟,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副局长贾超,未央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魏星,未央区谭家街办武装部部长周相太,团省委助力社区发展公益项目副主任张芝科,西安市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王均鹏、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应急管理组专家苏亚拉和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主任刘彦超等领导出席活动。未央区谭家街道街道26个社区书记主任30余人参加培训。

领导和专家为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授旗

参会领导和专家现场为谭家街道20余个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授旗,建设社区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基地和社社区安全教育微课堂,聘请未央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魏星担任未央区谭家街道街道社区消防安全指导员。聘请刘文化担任西安市未央区谭家街道街道社区应急管理公益项目推广大使。开展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交流为什么开展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建设、如何建设、注意事项、救援实践等知识,不断加强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力量,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

聘请未央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魏星担任社区消防指导员

我国是一个易遭受气候变化和灾害影响的国家。据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委办公室发布的2018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我国各种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1.3亿人次受灾,直接经济损失2644.6亿元。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报道,我国绝大多数贫困人口分布在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且易受严重自然灾害影响的地区。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新时代城市社区的应急管理的复杂性、艰巨性、紧迫性日益加剧。由于公众缺乏防灾减灾及风险应对的意识和专业能力,突发灾害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挑战。社区居民作为灾害风险的承受主体,也是灾害应急救助的第一责任主体,成为灾害发生第一时间尽量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力量。据《国际地震动态》2012年第五期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被救出的总人数约8.7万人,其中自救互救约7万人,占比超过80%,比后期赶到受灾现场参与的专业救援队和军队救出人数要多,这一数据再次显示社区减灾人才培养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社区减灾行动通过动员社区群众参与的方式,能有效解决灾害教育和灾害防范“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更是社会组织参与灾害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谭家街道聘请刘文化担任社区减灾公益项目推广大使

不断加强社区防灾减灾标准化建设成为新时期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主旋律。从2006年和2007年开始创建国家安全社区和国家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积极推动社区减灾的综合能力建设。2015年10月8日国家民政部出台《民政部关于支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救灾工作的指导意见》中,号召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在常态减灾阶段和恢复重建阶段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区减灾,其中常态减灾阶段的内容指出,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或组织面向社会公众尤其是在中小学校、城乡社区、工矿企业,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教育和技能培训,协助做好灾害隐患点的排查和治理,参与社区灾害风险评估、编制灾害风险隐患分布图、制订救灾应急预案,协同开展形式多样的救灾应急演练,着力提升基层单位、城乡社区的综合减灾能力和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及自救互救技能。在国家综合防灾减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中,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作为基本原则之一,要求加强对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引导和支持,完善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政策,健全动员协调机制,建立服务平台。加快研究和推进政府购买防灾减灾救灾社会服务等相关措施。社区自组织应该成为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重要力量,积极构建多方参与的社会化防灾减灾救灾格局非常重要。社区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在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坚持常态减灾与非常态救灾相统一,全面提高抵御各类灾害综合防范能力大有可为。强化社区开展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编制和演练,完善应对灾害的政策支持体系和灾后重建工作机制,在社区广泛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宣传教育成为城市社区发展的必修课。

未央区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魏星讲解灭火器使用方式

当前,未央区紧抓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机遇,奋力推动“西安国家中心城市首善区”建设,城市颜值、城市格局实现了“美丽蝶变”,基层经济社会结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随之发生深刻改变,基层民生需求结构日益多元化,居民小区治理难、矛盾化解难、活动开展难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我们不断优化基层社会治理,持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未央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不断强化公众防灾减灾救灾管理工作,在党建引领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提出履行“七员”职责,把社区安全员建设做为重要抓手保障平安家园建设。

社区有了防灾减灾志愿服务基地

未央区谭家街道根据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开展党建引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机制创新,在常规工作中深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规和文件精神,结合《关于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等文件要求,不断引进社会力量参与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有力提升社区安全管理和公众防灾减灾能力。在未央区应急管理和民政等部门指导下,始终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重点关注的社会议题,以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方式,严格的管理,高度的参与陪伴社区创建党建引领开展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提升公众应对灾害能力。在常规化的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以党建工作为核心,引导和协助社区解决安全问题,号召居民参与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高居民参与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积极性,建立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伍,提高居民应对灾害能力。

刘文化为大家介绍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建设

未央区谭家街道党政领导班子在长期防灾减灾工作中,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区防灾减灾救灾思想指导下,针对社区在减灾领域普遍存在的参与不充分、不专业、不深入、不标准和不持续等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问题,秉持“人人参与”的志愿服务基本理念,通过为社区建队伍、做培训、精制度、订预案、做宣传、配物资、搞演练、勤交流、细推广的9+N社区楼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救灾新模式,为社区居民及自组织赋能赋权,提高“个人-家庭-社区-街道”四位一体的社区网格化疫情防控和应急管理机制建设,提升居民多层面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意识,构建社区减灾新体系,提高社区“备灾-预警-疏散-搜救-医疗-安置”灾害应对能力,为社区减灾工作做出示范。新成立的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也将充分发挥社区老年人和各方专业人员丰富的人生经验和减灾文化传承,激发青年勇于担当和创新精神,发扬妇女认真细致的生活态度,加深社区团结互助的新邻里文化建设,把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建设与公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融合,创新党建服务载体,精细化服务社区平安建设。

教官张芝科带领大家学习生活化紧急包扎

在和西安市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局长杨晓伟交流开展党建引领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建设构想时,他提出几点希望。一是希望加强创新。社区要积极探索党建引领社区减灾工作,以社区楼宇党员干部为抓手,发挥社区楼宇党员志愿者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创新党员在楼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树旗帜、亮身份、讲奉献、做实事的优良传统,创新新时代党建引领社区防灾减灾新模式,以一名党员优异的成绩向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二是希望加强培训。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小队建设,人才培养是关键,在未来的工作中要引进社会力量,邀请不同的应急管理队伍和专业力量,进行多元化、多层次、多视角的应急专业培训,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以组织化、信息化、专业化队伍建设为抓手,培养一批听党话、跟党走、强素质、能指挥、会协调的以党员干部为主导的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伍,让党旗在社区楼宇防灾减灾建设的高地飘扬,夯实社区平安建设根基。三是希望管理。社区要探索社区党建引领下的社区防灾减灾新机制,做好防灾减灾管理工作。出台社区楼宇防灾减灾工作管理机制,抓实保障工作、服务工作、关爱工作等“敲门问需送关怀”精细化管理模式,及时开展个人、家庭、社区、街道四级风险排查和整改机制,做好有人管、有台账、有整改、有督查、有激励、有传播的“六有”新模式,以高品质的社区应急管理服务做好社区楼宇减灾工作。

教官赵博介绍担架制作方式

在介绍未来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时,未央区谭家街办武装部部长周相太指出:灾害给城市社区管理带来巨大风险,社区居民居住密集、人员结构多元、认知能力差距大,居民对社区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认识复杂。在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建设中,我们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以满足群众对社区防灾减灾服务的需求。在队伍创新管理中,以《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为依托,结合未央区委组织部《组织部长谈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七员”职责和“四有”标准及规划,开展楼宇党员、干部、居民三级社区防灾减灾培训与实践行动考核机制,搭建起社区楼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社区防灾减灾治理最便捷的“治理志愿服务队伍”,精准链接起居民自治、物业服务、社区治理和社会力量支持的四方资源融合发展平台,形成小区“生活圈”“服务圈”“管理圈”“资源圈”的高度统一、共建共治共享有效衔接的小区治理新格局。

学员学习伤员转移技术

同时,在小区工作站的指导下,形成社区楼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社区防灾减灾服务新标准,实现居民自治和社区治理的有效衔接与融合;今年,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组织部长会议精神,重点在党建引领城市社区和农村治理两大领域勤探索、多实践、抓落实,建立健全小区党组织、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三位一体”组织链条。大力开展“红色物业”示范创建活动和“三无”小区清零行动,持续发挥小区工作站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服务效能,着力打造一支以小区党组织为核心,楼栋长、志愿者、在职党员为骨干的末梢治理力量。全面建立小区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物业服务企业协调运行机制,有效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在农村积极开展精细管理行动新模式的探索实践。以城中村管理提升为突破口,通过“治乱、补短、提升、增收”四措并举,进一步优化城中村人居防灾减灾平安建设环境,提升城中村防灾减灾管理精细化水平,疏通城中村治理防灾减灾“痛点”“难点”,有效破解全区城中村防灾减灾治理难题,探索建立一套可复制、常态化、精细化管理新模式,服务未央高品质发展。

学员学习转移伤员的不同方式

全国优秀志愿者刘文化说:我们特别感谢陕西省应急管理厅、团省委、陕西省民政厅、西安市应急管理局、西安市民政局、西安市生态环境局、西安市生态环境局未央分局、未央区委文明办、未央区应急管理局和未央区民政局等单位的关怀和指导,为社会组织探索新时代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新模式提供实践平台。为进一步深化社会治理与社区应急管理相结合新机制实践,减少因灾给社区和社会稳定带来的风险,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西安市绿世界环境宣传教育发展中心、西安市众安减灾与应急服务中心、西安市未央区环保志愿者协会和西安市莲湖区赢在生存公益服务中心等社会组织,多年在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可喜成果,让我们看到社会组织在党建引领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中的成效,看到党员志愿者和社区志愿者参与的力量,看到政企社媒联动在社区防灾减灾治理过程中的优势。这次开展的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伍建设的探索,十分有意义,虽然社区楼宇常态化疫情防控和防灾减灾工作难度大、社区服务的专业力量不足等问题复杂严峻,相信在区应急局和谭家街道强有力的支持和谋划下,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结合社区应急响应第一人机制,因地制宜建设社区防灾减灾安全管理体系,使每一个党员干部以更具专业化水平,引领大家积极应对灾害,成为在灾害面前应对灾害的主心骨和领路人。

伤员转移要领让大家感受到救援专业化学习的重要性

这次的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我们特别探索“社区防灾减灾救灾志愿服务基地”和“社区防灾减灾安全教育微课堂”工作模式,希望社区以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和科学化的社区防灾减灾救灾项目管理模式,建好制度、育好人才、整好队伍、管好物资、办好培训、订好预案、做好排查、强好演练、搞好宣传、调好资源“十好项目管理”创新模式,以喜迎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为契机,加大社区防灾减灾精细化管理和经费保障,以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建设为机遇,夯实社区防灾减灾基础,把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建成人民群众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舞台,把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紧密结合,使社区楼宇志愿者救援队常态化工作成为宣传党的路线和传承志愿精神的桥梁,把社区志愿者救援队服务做成社区新邻里文化交流和解决居民具体问题的暖心大平台,让广大人民群众感受到平安建设是幸福生活的根基,是社区文化建设的惠民阵地。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